欢迎来到金康生物官方网站!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 >

养鱼人,不容易!天灾人祸,层层闯关!

2022-03-01 15:47:52作者:

       水产养殖本来就是个高风险的行业,减产、死鱼、价格下跌等意外时常发生、难以控制;而面对像台风、洪涝这种突如其来的天灾,水产养殖户们更是束手无策:人员受困、设施受损、死鱼跑鱼严重,不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,养家糊口的收入来源也毁于一旦。今天,咱就来聊聊,水产养殖业会遭遇哪些主要风险和损失。

       一、自然灾害
       水产养殖业中最难防控的风险非"自然灾害"莫属了,2021年的河南洪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然而,台风、暴雨、洪涝,高温干旱、风暴潮、赤潮等自然灾害,每年都对我国各地的养殖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。

       根据《2021中国渔业统计年鉴》的数据,2020年,我国29个省市中因主要自然灾害 (台风、洪涝和干旱) 造成的水产品损失就高达98.6万吨,损失价值136亿元。

       尽管我国各沿海养殖大省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水产品损失不算最大,但仍然不可忽视风暴潮 (含台风、温带气旋等造成的海水异常升降) 、海浪、赤潮等灾害造成的影响。通常情况下,风暴潮具有短时间内造成巨大毁坏的特征,海上鱼排和沿海的养殖设施是直接的受威胁对象。
       相对于上述自然灾害,赤潮的爆发更加隐蔽。一夜之间,赤潮就能污染大面积的养殖水体,消耗水中的大量溶解氧,堵塞鱼虾蟹贝的呼吸器官,造成养殖鱼类大量死亡,渔业减产。

       由此可见,无论是海水养殖,还是陆地的养殖,气候变化、风暴潮、赤潮等引发的养殖灾害都十分棘手!

       二、人祸
       除了不可控的“天灾”,一些突如其来的、不重视的、疏忽的“人祸”也是让水产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因素之一。如水产品各产业链中因流通、加工、贮藏等流程中造成的损失,同样不可小觑。

      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孙慧武等在《我国水产品全产业链损耗研究》指出,在流通、加工、贮藏、零售等水产品的主要损耗环节中,鱼类、甲壳类、贝类和头足类四类水产品的平均损耗率大部分都在1.4%以上;海水养殖、海洋捕捞、淡水养殖这三大类的整体年均损耗率更是分别达到12.4%、5.8%、6.6%。 

       造成水产品损耗的原因有很多,有冷链物流和活鱼运输本身的技术限制,但更有"人祸"的原因,如运输活鱼时使用了受污染水源、运输活鱼时密度过大导致鱼大量死亡,水产品出塘前没处理好鱼的环境适应导致应激死亡、新冷冻设备维护不当造成的水产品腐败等,都是常见原因。实际上,有其他的研究机构指出,我国水产品仅在流通环节的损耗率都能达到15%。
      疫情造成的水产品压塘、物流受阻、消费下降,在水产养殖产业链各环节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,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水产养殖行业各个环节风险的存在。

       三、病害
       躲过了天灾人祸,发现病害才是水产养殖需要频繁面对的风险。

      水产病害导致的损失率也不可低估,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水产养殖病害平均年损失能达百亿元之巨,其中鱼类约占 55%-77%,甲壳类约占 11%-28%,贝类约占 3%-16%。2021年水产病害导致我国水产养殖的直接经济损失接近21亿元。 

      当然,养殖管理和人为操作不当也会导致鱼类产生各种疾病。由于养殖鱼塘往往都是集约化养殖,养殖密度过大、操作粗放以及忽视对水质、气温、饲料等因素的调节都会导致鱼虾蟹贝生病。

      这就要求养殖户们,要在养殖过程中不断关注天气、鱼塘、鱼体情况等,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做好应对或补救措施,保障自己的养殖收益。